“冗余过滤”(Redundant Filtration)是一种在无菌工艺中用于显著降低除菌过滤失败风险的设计策略。其核心定义和关键要素如下:
一、核心定义:
冗余过滤是指采用两个相同规格、串联安装的除菌级过滤器(通常为0.22μm或0.2μm孔径),其中第一个过滤器被明确指定为“冗余过滤器”,第二个过滤器被指定为“主过滤器”。冗余过滤器的作用是当主过滤器在过滤过程中发生突发性失效(如膜破损、密封泄漏)时,作为备份屏障拦截污染物,防止无菌产品受到污染。
二、关键要素解析
1. 双重物理屏障
系统包含两道独立的除菌级过滤器,形成串联的双重保护:
● 冗余过滤器(第一道):为主过滤器提供备份保护。 ●主过滤器(第二道):直接确保最终产品的无菌性,是最终屏障。
2. 设计目的
●应对突发失效:针对主过滤器在过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无法预知的瞬时失效(例如震动导致的膜破裂、安装密封意外松动)。 ●不替代常规验证:冗余设计无法防范因过滤器选择错误、工艺参数超限、产品兼容性问题等系统性风险。 3. 核心要求 ●同级规格:冗余过滤器与主过滤器必须均为除菌级(LRV≥7),且材质、孔径、尺寸一致。 ●独立完整性测试:两道过滤器需在过滤后分别进行完整性测试(如气泡点试验),以确认各自状态。
●非“双保险”逻辑:冗余过滤器不是用于分担过滤负荷或延长使用寿命,而是专为主过滤器失效提供“应急响应”。
![]()
典型应用场景
法规与标准依据
●FDA《无菌工艺指南》:明确要求关键除菌过滤应采用冗余设计或后续无菌性测试。 ●EU GMP 附录1:“对于最终灭菌产品,除菌过滤应使用双重过滤器或后续无菌测试;对于无菌工艺产品,必须使用冗余过滤系统。” ●PDA TR26:详细定义冗余过滤的验证与操作规范。
总结
冗余过滤的本质:它是针对“主过滤器瞬时失效”这一极小概率、极高风险事件的“应急预案”,通过增加物理备份层将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,而非提升日常过滤效率的工具。 理解这一定义,便能清晰区分其与串联过滤、预过滤等策略的根本差异。
|